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標題。

重新把裝飾性質大過實用性質的樂譜翻出來,憑藉自己過往的記憶,在琴弦上摸索著沉寂許久的聲音,當初可以兩眼看譜,手指在弦上部會迷路的我,多年的鬆散讓我時時無法捉住我需要捉住的那一根弦,顫抖的指尖三不五時就挑剔(古箏指法)出錯誤的聲音。

明明只有五個音階,十六根弦,我卻抓不到那個精確。

連那五個音都抓錯,最普遍的G調樂曲都彈不好,更遑論轉調之後,原來的音階都不會是原來的,F調C調,從原來的56123,轉成67234(古箏是看簡譜而不是小豆芽),甚至還得移動支撐琴弦的雁柱,重新調整音準。

我忘記,我曾經怎麼彈古箏的,熟練過的指法,應該要如何才能讓手指落在準確的琴弦上,都想不太起來。只在一次次的摸索錯誤中,找回過去的熟悉感。

在我重新像一個完完全全沒碰過古箏的初學者,一步一步摸索的時候,總是會泛起一股似曾相識的感覺,告訴我,我應該這麼做,而我可以自然而然的繼續下去,在此刻之間頓悟,這樣做就對了。

看似無師自通,其實只是因為我重新想起。

一首曲子找回熟悉的感覺,就要重溫另外一首,有時候,同樣的曲子,會有不同的版本,不僅是指法的改變,連相同指法的標記都會有所不同。這時候若是忘記各種指法的標示,恐怕又要回憶摸索。幸虧我沒有忘記。

但是,在彈奏乙版本的時候,總是會在腦海裡殘留甲版本的印象,難免因為手指隨著印象殘留的緣故,在眼睛盯著乙版本的時候,手指卻彈出了甲版本,在恍然發現自己錯誤的時候,趕忙要自己回神,為了配合眼前的乙版本,手指卻一陣錯亂,干擾了節奏,彈錯了指法和音階,讓應該流暢的演奏,曲不成曲,調不成調。

拿出了甲版本來,卻又因為殘留乙版本的印象,發生相同的狀況。

同樣的干擾,也會出現在轉調之後,錯把G調彈成了F調。

沒辦法把曲子彈好,是因為忘記,也是因為記得。

那麼,在一個球員作了調整之後,是該記得還是忘記?

忘記了最基本的,可能怎麼做都做不好。

一直對以前學過的唸唸不忘,是不是又會在改變投打姿勢之後,在新舊之間的記憶裡困惑,在潛意識裡互相干擾?

在改變之後,反而荒腔走板,越做越不順利。變成了現代版的邯鄲學步?甚至在這樣不熟悉不順利的步驟之中,增加受傷的風險?

有些東西不該忘記,有些東西卻應該再下一次的練習時,從腦袋裡淨空。

音樂與運動的學習,共同的連結,是要懂得取捨。遺忘與記得之前,或許該看看,是什麼原因讓自己出現這麼多慌亂的錯誤吧。


PS小娉後記:原來樂譜也有樂譜之神,所以千萬不要隨便把樂譜放在地上,因為剛剛小娉寫到一半,電腦又出狀況,文章好險沒遺失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gnon11 的頭像
    mignon11

    娉(ㄆ一ㄥ)的職棒小札

    mignon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